写范文网 > 入党申请书 > 大学生 >

《跨一步,就成功》心得体会

| 福萍2

跨一步,就成功?看过刘墉写的《跨一步,就成功》之前,我对此持怀疑态度。若只需跨一步,就能拥抱成功的美丽世界,那岂不是天大的好事么?但天上会白白掉下头包来吗?不会,所以我认为此说法纯属戏谈。

然而在我拜读美籍华人刘墉的《跨一步,就成功》之后,心中的天平却在不断地倾斜,真理地砝码不断地在增加,事实胜于雄辩。确然如此,刘墉的一双儿女,在他的精心调教和以身示范下,儿子与女儿均有所建树:儿子获哈佛博士,女儿获布什总统奖。虽然刘墉已手持“绿卡”,但他的根始终牵着的却还是祖国大陆,他的不懈努力,为祖国贡献了两股强大的力量,同时也证明了他的断言:跨一步,就成功!

《跨一步,就成功》一书中,刘墉以平实的语言,舒缓的语调,给予了我生活中关于学习、待物、待人、处世等的种种道理。这些道理看似浅显,悟之却并非易事。有许多道理我好像都懂,其实并没有真正地去领悟它们,致使它们未能有效地发挥作用,甚至于夭折于我脑中。人对于很多东西都是在失去以后才明白珍惜,于是乎,悔恨之心常起于内,悔恨之情常显于外。悔恨之后,心中每存遗憾,遗憾后又想趋于完美,圆梦之心继而又风起云涌。在此书中,刘墉试图用分段落的方式,将隐藏在生活中的诸多道理教给他的女儿,告诉她生活的实质是什么,她应当做什么,不应当做什么。事实证明他成功了,他做到了。其实我想,刘墉他不仅仅是在以一个父亲的主角和女儿对话,他还为众多读者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,为他们阐明了成功的不易与成功的途径。或许,他的语言不如鲁迅般的犀利,能一语中的地道出世间的黑暗和凶险,可是只要我想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,就能理解了。是,鲁迅是十分出色,不枉做中华民族的脊梁,但鲁迅仅有一个,学习他而不去创新,那岂不只是鲁迅生命的一次延续而已么?学习他人应当是为了更好的证明自我的价值,我想这样才是刘墉先生作此书的初衷吧。

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处,往往能反映出这个人的修养和品行。这是刘墉先生在书中一向强调的主题。我想是的。在我的个人成长过程中,父母确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。他们的一言一行,一向都在将我潜移默化。但换个角度想,最重要的还是自我。正所谓“师父领进门,修行在自身”嘛!家境的变迁,永远铭记在我心中,不管世事如何变迁。我自认生活在一个别人认为不太梦想的家庭,打小时就难以感受到母亲的温情,但我已经满足了,因为还有父亲和我那可爱的姐姐,所以我不再苛求什么。我明白,就算这世界上所有人都不理我了,我还能够拥有他们的掌声,虽然可能会很奚落,但已足以令我满足了。父母的离异或许不能对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起决定作用,但至少不能否认它的存在。幸运的是,过了不久我就有了后妈,我心里暗想,我又能够拥有世上最伟大的母爱了。然而就在我满心的期待中,梦想破灭了。想可能是应了“世事难料”这句话吧,愈难得到的愈想得到,愈想得到的愈难得到,直至最终失去。当心中的太阳化成片片雪花,满心的期待不再,逝去的是天平的平衡。等来的母爱竟然变成了洪水猛兽,迟来倾洒的亲情不温暖倒也罢了,但也不至于变冷酷吧。长着小小脑袋的我怎样想都想不通。也许,真的仅有天才会明白了。稍大

后,明白了月亮总有阴晴圆缺,也明白了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,正确和错误往往统于在奇怪的逻辑之中。记忆中,似乎是因为了什么,我莫名其妙地被父亲送到了一个远在他方的亲戚家,而父亲他,却继续坚守“阵地”。又不明白是因为了什么,在我的生活的空间中从此不见了后妈的身影。我感到奇怪的是,在这样的改变后,我竟然对她连一点留恋的心都没有,难道说我丧失了人性吗?不明白,我想这又是一个天才明白的问题了。此后,我和父亲又住在了一齐,而姐姐一个人在异乡求学,也不明白她孤单与否。父亲依然在履行着作为一个父亲的职责,生活似乎正在趋于平静。我的生活好像与莫名其妙异常有缘,先是后妈“消失”了,继而又有另一位妈妈“从天而降”,真不知是笑煞了我,还是气煞了我。好在阳光总在风雨后,洪水猛兽不再,浓郁的家庭“火药味”不再,期待再一次降临我脑中。

不能忘记,和她第一次见面的时候,我那腼腆的神情和那忐忑的心境,而她是那么的从容;不能忘记,我第一次称呼她妈妈的瞬间和她凝神注视我的刹那;还是不能忘记,许久以来已在心中几乎淡忘的母爱清晰的盈满了我整个心灵空间。母爱的重现,给予了我无限活力,然而又夹带着好多矛盾。想这个年纪的我,本应当是某所大学里的大二生了,可……退一万步说,就算不是个大学生,总归应当有一门职业技术了,可我什么都没有,什么都不是。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毕业生,我够资格拥有这份母爱吗?母爱愈伟大,愈显得我的渺小,有如苍野中的一颗小草。

经过高考那烈火般的洗礼,我彻底明白了高考是不相信眼泪的。学习需要的不仅仅是勤劳刻苦,还要有好的方法。不能奢望像愚公那样仅凭蛮力就能成功。毕竟人家还有神灵相助,而新时代的我们,因为相信科学,摒弃迷信,神灵早已离我们远去了。奢望得到别人的帮忙,还不如彻底地肯定自我,死心塌地地相信自我,这才是真正的求生之道。刘墉先生的书中深藏着这么一个道理:授之予渔,而非授之予鱼。有时候,掌握学习的方法比掌握学习的资料要重要得多。或许吧?可是真理和现实往往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齐。出到社会,人家重视的是你的文凭,而不是你的实力。何故呢?就是因为实力是一种需要时间来验证的东西,而文凭则是实时的客观的东西。表面看好像很合理。但其实这是最不合理的。文凭是死的,它只能体现出一个人在某一阶段的本事,但别忘了,人可是活的,他的心境,他四周的环境,都会对他的本事产生影响。文凭其实是人身上的一件衣衫,穿久了终究也会烂的。所谓学海无涯,那是假的。文凭往往就是懒惰者的彼岸。仅有把文凭当作海中的碉石,才能扬帆,才能傲视那火红硕大的太阳!

多谢刘墉先生,是他,让我有作此文的灵感;感激父亲,是他,让我有作此文的冲动。

相关推荐

热门推荐

12584